


北京语言大学是中国直属高等学校,是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关怀下建立的,创办于1962年。1964年6月定名为北京语言学院,1974年毛泽东主席为学校题写校名,1996年6月更名为北京详细>>
所在地区:北京市 院校性质:,直属,
分数线类别:,自主划线,
院校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学院路15号
项目类别 | 全日制 | 学制 | 2年 | 是否接受调剂 | |||||||
---|---|---|---|---|---|---|---|---|---|---|---|
招生人数 | 15(含推免5) | 学费 | 9000元/年 | ||||||||
奖学金 | 不详 | ||||||||||
历年分数线 | 2017年:总分170分,英语42分,综合84分 2016年:200/39/78 2015年:40/80/160 |
||||||||||
招考特性 |
|
||||||||||
历年招生数据 |
|
北京语言大学是中国直属高等学校,是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关怀下建立的,创办于1962年。1964年6月定名为北京语言学院,1974年毛泽东主席为学校题写校名,1996年6月更名为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2年校名简化为北京语言大学。
截至2013年11月,该校共有占地面积30多万平方米,校舍总面积20多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总量90万册,数字图书3万多册。教职工1272多人,中国学生4万多人,外国留学生近9000人次。
院系设置
截至2014年5月,该校设有汉语国际教育学部(含汉语学院、汉语进修学院、汉语速成学院、预科教育学院、华文教育学院)、外国语学院、高级翻译学院、人文学院、社会科学学院、信息科学学院、国际商学院、英语教育中心、体育教学部、培训学院、网络教育学院等教学单位[2] 。
师资力量
截至2013年11月,该校共有教职工1272多人,其中教学和科研人员855人,有高级职称的104人,博士和硕士学位获得者占81%,具有外校学缘的教师达到93%以上。
教师中有“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高校青年教师奖获得者、“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奖获得者、“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入选者、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北京市教学名师奖获得者、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全国师德标兵、国家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聘有长江学者讲座教授等50余人[5] 。
学科建设
截至2014年5月,该校学科涵盖文学、经济学、法学、工学、历史学、教育学和管理学等七个门类,有博士后流动站1个、博士专业15个、硕士专业30个、本科专业25个。其中国家重点学科1个,北京市重点学科10个
科研平台
截至2014年5月,该校建有语言科学院、对外汉语研究中心、 国际汉语教学研究基地、应用语言学研究所、语言信息处理研究所、中国语言政策与标准研究所、首都国际文化研究基地、阿拉伯研究中心等多个研究机构。
对外汉语研究中心是中国对外汉语教学领域设立的唯一一个重点研究基地,被确认为“人文社会科学百所重点研究基地”之一。
阿拉伯研究中心为区域与国别研究基地、中国语言政策与标准研究所为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科研基地、国际汉语教学研究基地为国家汉办研究基地、首都国际文化研究基地为北京市重点研究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