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大学位于山西省省会太原市,是山西省人民政府与共同重点建设的省部共建综合研究型大学[1] ,国家中部地区重点支持的五所大学之一,国家“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详细>>
所在地区:山西省 院校性质:,其他,
分数线类别:,自主划线,
院校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坞城路92号(坞城本部)
项目类别 | 全日制 | 学制 | 2-3年 | 是否接受调剂 | |||||||
---|---|---|---|---|---|---|---|---|---|---|---|
招生人数 | 20(*),不招推免 | 学费 | 全日制0.7万/年 | ||||||||
奖学金 | 不详 | ||||||||||
历年分数线 | 2017年:170/42/84 2016年:212/39/78 2015年:184/40/80 |
||||||||||
招考特性 |
|
||||||||||
历年招生数据 |
|
学校的源头可追溯到创建于1902年的山西大学堂,1918年确定为国立山西大学;1931年改名为山西大学;1953年取消山西大学建制,改称山西师范学院;1959年,再度组建山西大学;1962年,山西体育学院、山西艺术学院并入山西大学;2014年6月,太原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并入山西大学。
学校有坞城、大东关两个校区,总占地面积近2600余亩,建筑面积120万平方米。学校设18个学院,90个本科专业,17个双学位专业,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等全部学科门类,2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4个博士后流动站点,2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山西大学图书馆为华北地区占地大、省内设施为先进的图书馆,馆藏文献361.7万册(件),电子图书2535(GB),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近5亿元。目前在建东山新校区2000亩。
学科建设
据学校官网2014年9月信息显示,学校有国家重点学科2个,山西省一级重点学科10个,山西省二级重点学科31个[30] ,山西省优势重点学科2个,山西省特色重点学科9个,2个学科ESI全球排名前1%;有博士学位一级学科点15个、二级学科点5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点37个、二级学科点13个;硕士专业学位种类19个;自主设置交叉学科博、硕士点各2个;目录外二级学科博、硕士点各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4个。
师资建设
截至2013年底,山西大学有专任教师2355人,其中中科院院士1人,双聘院士2人,特聘院士4人[41] ,外籍院士1名[42] ,山西省院士后备人选3人(山西省共14人),高级职称教师1016人。专任教师中,有博士生导师212人[43-44] ,硕士生导师1013人[45] ,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4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91人,“何梁何利基金奖”获得者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4人[46] ,长江学者讲座教授 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6人,国家“万人计划”入选者1人[42] ,山西省“百人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35人[46] ,“高校青年教师奖”获得者3人,骨干教师8人,跨世纪人才培养计划1人,国家中青年科技创新人才1人(山西省共4人)[47] ,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8人[48] ,全国模范教师4人,“霍英东奖教金”获得者5人,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获得者6人,山西省特聘教授3人,山西省教学名师35人[49] ,山西省优秀教师1人,山西省中青年拔尖创新人才20人,山西省青年学术带头人42人,三晋学者9人[50] ,山西省学术技术带头人29人[51-52] ,山西省青年拔尖人才5人[53] ,山西省新兴产业人才2人(山西省高校共7人)[54] ,山西省首批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2人(山西省首批共6人),“新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333人才工程”省级人选16人。[55] 同时还拥有9个省级优秀创新团队。拥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1个,教学团队2个,创新团队2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9个,省级科技创新团队3个。学校还聘请了方润华、杨振宁、张继钢等超过330名海内外著名学者及艺术家为客座教授、兼职教授或名誉教授。